当冷库建造完成后,为确保其性能的稳定与可靠,往往需要开展一段时间的测试工作。在此过程中,需依据所储藏货物的数量,对打冷所需的时长进行计算。然而,在实际的打冷操作里,结合具体情形展开深入分析。例如,若冷库的机组件功率偏大,可能会致使冷库内空气温度迅速降低,可货物自身的温度却依然较高;亦或是冷库的保温性能欠佳,造成散冷速度过快等一系列问题。这些状况在众多冷库中较为常见,故而在正式启用冷库之前,务必要依据实际状况对冷库打冷时间进行合理预估,以保障冷库的稳定运行,避免因打冷不当而影响货物的储存质量与冷库的使用寿命。
关于冷库打冷的常见疑问解答如下:
若冷库长时间闲置未用,是否需要频繁进行打冷操作呢?
答案是否定的。在此情形下,关键在于防止散热器积聚灰尘,只要不存在氟利昂泄漏的问题,下次开机时便可正常运行,这与空调的使用原理颇为相似,主要需警惕长时间停用后可能出现的氟利昂泄漏情况。
新安装的冷库需要连续打冷多长时间才适宜存放货物呢?
一般而言,冷库在安装完成后,需持续运行 24 小时,方可进行货物存放。如此操作能够有效排除潜在的不稳定温度因素,确保冷库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,为货物提供稳定且适宜的储存环境。
冷库入货后的冷冻时间大致需要多久呢?
冷库依据不同的储存需求,可分为保鲜库(温度范围在 0 至 5 度)、冷藏库(-15 至 -18 度)、冻结库(-23 度)以及速冻库(-30 至 -40 度甚至更低)。其中,保鲜库的进货温度为常温,每日进货量约为库容的 5% 至 8%;冷藏库的进货温度为 0 度以下的冻品,日进货量同样为库容的 5% 至 8%;冻结库的进货温度为常温,日进货量可达 50% 至 80%,货物冻结时间通常为 24 小时;速冻库的进货温度为常温,速冻所需时间在 2 至 10 小时之间。
可能由于机组配置过大,导致冷库内的空气温度能够迅速下降,然而货物的实际温度却依然较高,这种温差的存在可能会对货物的储存品质产生潜在影响。
冷库的保温效果不佳,会造成冷量散失过快,使得冷库难以维持稳定的低温环境,不仅增加了能耗,还可能影响货物的保鲜效果。
一般采用冷风机制冷的冷库普遍存在类似问题,因此,在实际操作中,可以适当扩大机组的启 / 停温度设置范围,以便更好地平衡冷库内的温度,提高制冷效率,确保货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储存,减少因温度波动而导致的货物损耗,延长货物的保鲜期,提升冷库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。